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成都
池州,簡稱“池”,別名秋浦,安徽省地級市,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安徽省“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核心區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所在地。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與安慶市隔江相望,南接黃山市,西南與江西省九江市為鄰,東和東北分別與蕪湖市、銅陵市、宣城市接壤。截至2014年3月,轄貴池區、東至縣、石臺縣和青陽縣,總面積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萬。池州素有“千載詩人地”之譽,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公元621年設州置府迄今近1400年。南朝蕭統曾住池州編著《昭明文選》,成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詩仙李白三上九華、五游秋浦,留下《秋浦歌》等眾多詩篇;晚唐杜牧曾任池州知府,所作的《清明》使杏花村聞名于世。歷代名人陶淵明、蘇軾、岳飛、陸游等都曾駐足池州,并留下寶貴的文化珍品。同時還有“中國戲劇活化石”貴池儺戲、“京劇鼻祖”青陽腔和東至花燈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源遠流長的佛文化、茶文化。池州素以生態聞名,有“天然氧吧”之稱,市域內森林覆蓋率近60%,主要河流水質均在優、良以上,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是國家標準的35倍,2013年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截止2014年4月,池州共有A級景區28家,其中5A級1家,4A級9家,3A級7家,2A級11家。池州境內以九華山為中心,分布著大小旅游區300多個,其中有4處國家級旅游品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區、國際性佛教道場、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華山;被譽為華東“動植物基因庫”的國家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牯牛降;被譽為“中國鶴湖”的國家級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升金湖;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九子巖。還有首批4個國家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以及平天湖國家級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觀,是理想的休閑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