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成都
智利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hile),簡稱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里。16世紀前屬印加帝國。154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獲自治。1818年2月12日獨立為共和國。1973年軍政府上臺,1990年恢復代議制民主。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此外,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智利在新聞自由、人類發展指數、民主發展等方面也獲得了很高的排名。智利教育高度發達,其教育在發達國家普遍承認。由于地處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稱自己的國家為“天涯之國”。智利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在南美洲與阿根廷和巴西并列為ABC強國。擁有較高的國際競爭力和生活質量,具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經濟環境,以及較低的腐敗感知和相對較低的貧困率。被世界銀行集團視為高收入經濟體。按照部分評判標準(例如人類發展指數)它又可以算作發達國家。2010年,智利成為南美洲第一個OECD成員國。
智政府重視發展旅游業。智利著名的旅游地有首都圣地亞哥,神秘的復活節島等。除原有的沿海海濱和南部的風景區外,近幾年又投資開辟了一些新的旅游景點,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設施,如建造滑雪中心,組織南極觀光和國際音樂會等。圣地亞哥座落于智利中部的中央谷地,全名“圣地亞哥-德智利”,是智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圣地亞哥首都大區的首府。該城市為南美洲第四大城市,是智利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圣地亞哥為智利的天然旅游城市,擁有眾多的旅游資源,博物館、美術館、公園眾多,圣盧西亞山是觀賞整個城市的最佳地點。圣盧西亞山為智利著名的風景區,山高230米,為錐形山崗。與其說圣盧西亞山是一座山,不如說是一個依山建筑、精巧別致的花園。山腳下的入口處有深紅色宮殿式大門,附近矗立著一座印第安反殖民統治戰爭中的英雄的塑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盤旋而上,直通山頂。山上有古希臘雅典式的白石門廊,門廊兩側是古樸、蒼勁的巨型壁畫。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智利北部的沙漠,是最干旱的地方之一。介于南緯18°~28°之間,南北長約1100公里,從沿海到東部山麓寬100多公里。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使本區成為世界最干燥的地區之一,且在大陸西岸熱帶干旱氣候類型中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形成了沿海、縱向狹長的沙漠帶。氣候極端干旱,少雨多霧;相對濕度較高,可達70%以上;年雨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北部尚不到10毫米,且變率很大;有些地方曾多年不雨。多鹽沼。銅和硝石藏量豐富,南回歸線北側的丘基卡馬塔(Chuquicamata)有世界著名的露天大銅礦,沿海有帕波索(Paposo)的銅礦,北部沙漠區有聞名世界的天然硝石礦。拉帕努伊國家公園位于復活節島上,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拉帕努伊國家公園也成為最與世隔絕的公園之一。此公園具有獨特的巨型雕刻和建筑。從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期間,建筑了神殿并樹立起了巨大的石像,稱為莫阿伊,它們至今仍是一道無與倫比的文化風景,使整個世界為之著迷。
查看更多>>